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尝试着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个人以为,是因为活得通透了。
一辆十几万的车,基本的配置和尺寸都已经具备了,而价格则相对是最便宜的,换句话说,性价比最高。
再往上,更贵的车,当然也会有更好的配置,甚至更大的空间。但相比起价格的提升来说,这点提升所需要付出的金钱更多。很多人之所以会买更贵的车,更看中的是他的品牌,以及品牌对应的价值。这就像几百上千的手表就可以完全满足所有的计时功能,但还有人会买几十万的瑞士手表一个道理。
而比这个价位的车更便宜的车型,要么体积较小,要么配置会减少很多,要么在可靠性上会有劣势。所以权衡考虑,十几万的车是最实惠的。
有些人因为在体制内工作,虽然条件好,但也有保持低调的需要,不想开太好的车显得招摇,所以开十几万的车比较合适。
而且这个价位的车选择多,竞争激烈,可靠性也较好,配件相对便宜,售后维修保养容易,综合起来说售后使用成本也不高。
所以我身边很多中年人,即便是家庭条件够好,完全负担得起BBA甚至更贵的车,甚至是家里有豪车,平时出门最常开的,也是十几万的车。
博知回答:你说的中年人可能是指八零后吧?如果也带上六零后,七零后就有点牵强了!在我来看:十万是个坎儿,一般家庭,十万左右的车就可以了。但强调一点,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由于有车牌上牌限制政策,好不容易摇或拍了个牌照,那还是买个配得上这个牌照的车吧!坊间传北京一个牌照转让要十六七万,那这样买个十几万的车正好和车牌相配了!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因为摇上了个号就买了个二十万的大众,这还是前几年的事呢。就我来看,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买个十几万的车很正常,因为他们的消费观念比父辈们升级了。车在他们看来除了有做交通工具的使用功能外,还有个面子在里面。我们刚开始普及小汽车时,行车证上还会赫然写着:小轿车!你看国人的面子情结有多重啊!轿子是古时权利、地位、身份的象征,而今买个交通工具还烙上个显示身份的印记。当然中年人这个年纪不会过于追风,但随个潮流还是有可能的。
为什么许多中年人买十几万的汽车?
2008年5月,因为工作调动,调到一个离家相对有点远的单位上班,报到第一天,就到驾校报了名,经过四个月的半工半学,9月份我终于学有所成,顺利拿到驾照。
为了解决每天上下班的交通困难,2008年9月份,买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长城炫丽,手动挡、1.4的排量,红色,车价56800元,这在2008年的十八线小县城,也曾轰动一时,当时私家车还是奢侈品,不像现在一样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辆车一下就把我家的经济状况拔高了不少,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有钱人”。我虽然没有成为有钱人,但是却感觉生活、工作方便了不少,13年来,这辆车就像我们家庭的一员,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低油耗、基本没有出过任何故障,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2019年,孩子也学到了驾照,孩子1米8的大个子,坐在驾驶室里显得有些局促,加上经济条件也改善了不少,一家人三个驾驶员,供需矛盾突出,于是,2020年7月,买了人生中的第二辆车,丰田荣放,自动挡,珍珠白,四驱,排量2.0,车价205800元。看看周围的同事奥迪、宝马不少,但是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有限,我还是很钟情于我家的丰田。
现在,如果在城里代步,开长城车,省油、泊车方便,出远门或是回乡下,开丰田,底盘高、通过性强,好操控[太阳][太阳][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