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滴滴司机将何去何从?
昨天晚上11点半回到北京南站,不敢到地面用滴滴打车,火车站附近是打不到车的。
这时地铁已停运,不少黑车司机在趴活,他们不仅要价高,如果距离不足够上百元的费用是直接拒绝的,他们还会凑单。总之,这与所谓提高打车体验的网约车产生之前没什么不同了。排着长长的队伍,黑车司机说要排队两小时,有些人受不了且认同这样的观点,就跟着他们走。
40分钟后,我打到了出租车。
“你们是最后一班火车吧”。
“是的”
路上还真聊到了滴滴。
“现在打车很不容易,你装滴滴软件了吗”
“装了,但现在生意不好做。全市出租车不过6万辆,其实很少,但滴滴一般不派活给我们。滴滴快车、专车那就几十万辆。”
正规出租车是越来越少了,但几乎绝大多数出租车都装有滴滴软件吧,他们对滴滴有抱怨,因为他们已不属于要重点支持、扶持的对象。
快车司机也有意见,好几次打车,快车司机都离得很远。来时,他抱怨说:这是被指定的,软件派的活,不能拒绝。大概意思是一个月如果拒绝几次,就要被扣分,甚至会影响到资格的。
也就是说,滴滴一家网约车独大的确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司机有意见,乘客有意见,但却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我相信现在的滴滴司机一定希望更多的平台出现,回到当初被扶持,被重视,被关注,被争抢的位置。这不,美团要做打车平台了,网络上一片欢迎之声,甚至摩拜也要做类似平台。乃至有了滴滴能否保持垄断地位的讨论。
其实,比垄断与否问题更受关注的是:滴滴司机们的真实感受,他们可是一线运营的人,如果他们有意见,带着意见提供的服务,能怎么让人舒心呢?
另外,如果说互联网是便利经济,到头来不便利了,那我们打车一族又如何是好。
互联网技术逐渐件减少了传统出租车的数量,却又不能提供更便利的出行,那可是一种倒退呀。
滴滴司机们,是不是也能成立啥联盟的,跟平台要一个比较舒心的结果。
这条路走不通的话,共同迎接滴滴竞争者的到来吧。总不能说,事情不好做就不做,就放弃吧。
滴滴司机们,加油。
刚刚出现滴滴的时候因为有巨额补贴,很多小个体工商户,出租车司机,打工者都买车开始跑滴滴,现金滴滴越来越不好做了,他们几乎也都回归了原本的行业!现在能继续跑滴滴的车主,基本上也都是专职车主了,说说这些专职车主吧,拿北京来说,他们大部分还都是外地人,那在北京是没有资格考取网约车资格证的,如果单凭北京有证车主跑滴滴远远解决不了市民的出行问题,那后面新政具体落地实施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其他途径解决出行压力的时候可能会放宽要求,也许有北京的居住证也可以考取网约车资格证也是有可能的!再说说滴滴公司,新政出来之后滴滴对罚款报销的时间大大缩短,给车主们也吃了个定心丸。再说说车辆吧,北京很多租赁公司的车辆都是运营险,网约车性质的车辆,不用担心自己的爱车会被强制报废,更多人会选择租赁车辆来跑滴滴!那所以还是会有大量的车主继续跑滴滴
现在滴滴司机将何去何从?
空姐杀害事件之后,网约车行业的确更加难做了,但滴滴没有倒闭,司机们的生活也还得继续。
现在滴滴行业出现了这种状况:
1、滴滴司机觉得“抽水比例”太高,赚不到钱,乘客各种还没有素质,又脏又吵,还有些准备抢劫的。
2、乘客觉得坐滴滴越来越贵,特别是短途出行比出租车贵上一截,司机没有经过职业训练,信誉与安全都没有保障,时不时还有乘客遇害案件报道出来。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因为心理落差。
记得网约车初期运营阶段,分派给司机端与乘客端的巨额补贴吗?这些成本,滴滴平台都将在这几年陆续收回来(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因此那些不再受惠的司机端与乘客端,明显感觉到了自己获得的收入/服务直线下降。
如果在大城市,滴滴司机们反而活得自在一点,毕竟客源还是有保证的,而且现在这个“一家独大”的滴滴会控制派单,夜里是不会派单给出租车司机的,这样子保证了夜间出勤的滴滴司机们有较为理想的收入,毕竟出勤车辆大部分时间都是空载的,谁都在等客源寻租。
独揽夜间客源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夜间客源的路线需求普遍较长,滴滴司机单次揽客之后的收获会更大。
小城市/小城镇的滴滴司机们也不是没法活。由于这些地方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比较慢,有些私家车主在下班后(5点多就下班咯)就没事干了,顺便做几回滴滴,赚点小钱帮补一下油费保险停车费。由于小城市/小城镇的公交车/出租车服务并不算完善,所以滴滴司机还是能接得到单子的,只不过由于当地范围小,接到的多是小单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