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短缺,产能有限,又一款小型电动车暂停订单!
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还在发酵,首先受到冲击的是性价比高的小型电动车。
4月24日,长安新能源发布公告称,由于上游原材料短缺,整车和零部件产能有限,该车型交付周期较长。为了更好的服务已经订购的用户,现定于4月25日起暂停收集奔奔E星全国机型订单。公司将全力以赴协调生产资源,满足现有订单的生产进度,确保预订的汽车用户能尽快提车。
奔是一款热销的小型电动车。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3月,奔奔EV销量26119辆,同比增长147%,位列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七位。官网显示,奔奔E星国行版售价2.98万-5.38万元,综合续航里程约300km。
类似的经历还有长城汽车的欧拉品牌。不久前欧拉黑猫白猫停止接单,原因是芯片和零配件供应不足。该公司还透露,单款黑猫车型的损失超过1万元,而这款车的平均售价仅为10万元。
这种10万元以内的A00级电动车,原本就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对拉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初期普及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受欢迎的五菱洪光MINI EV在2021年超过了特斯拉、比亚迪和其他车型,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排名第一。今年1-3月榜单前15名车型中,有4款是小型电动车,分别是五菱洪光MINI、QQ冰淇淋、奔奔EV和欧拉黑猫。
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新能源汽车分会会长李今庸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有了智能驾驶舱的加持,A00级电动车与传统的迷你燃油乘用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消费者眼里是新品类新时尚的代表,而不是低端车的概念。再加上使用成本低,装备智能驾驶舱的A00车将率先取代同级燃油车。
因此,李今庸预计,在2022年500万辆电动车的销量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和A00级智能电动车将占据最大份额,年销量有望达到150-200万辆。
然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A00市场提出了挑战。核心原料碳酸锂的价格从5万元/吨的低位涨到50万元,这意味着一辆50千瓦的电动车成本至少要增加1.35万元。定价较高的高端车型的上升区间,市场还能消化,但放到小型电动车上就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新能源价格的跳水也是一个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小型电动车可以通过走量换取大量新能源车的正积分,有助于填补车企转型初期燃油车带来的负积分,在市场积分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也能卖个好价钱。但今年以来,积分价格明显下降,间接摊薄了小型电动车带来的经济效益。
近期疫情对供应链造成的扰动不容忽视。SAIC、特斯拉和蔚来宣布从3月底到4月初暂停生产。零部件供应商也受到影响,一些地区的物流受阻。目前,汽车产业链的恢复仍在进行中。
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仍保持快速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增长1.1倍;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7.5万辆,同比增长1.4倍。
随着供给端的逐渐增加,近期原材料上涨势头有所放缓。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高位震荡后出现松动,最新报价46.7万元/吨;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磷酸亚铁锂、电解液等材料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编辑:张千爻)
这些,用户都在看。